呓@辞旧迎新半夜话痨
2010大事记
1. 我长到20岁了[废话]
2. 拿到了Tira Nog的授权TVT
3. 翻了第一篇小黄文。第一篇真的是今年翻的= =。
4. 第一次大拖更。……因为要过专四。
5. 苦逼的专四通过了,竟然分数尚可,虽然不是优秀。
6. 冒险跳级选了高年级的课。全班只有自己是二年级,抬头黑板,低头课本,孤军奋斗,很累但是收获很多。
7. 学了第三门语言。然后立刻开始想学三外= =。
8. 导师调走了。想给导师一个完美的落幕。失败了。FML。
9. 开始认真地考虑报考社会学。
2010的数字
看过98部电影。听过119张专辑。看完32本实体书[都是闲书,为了课程去看的一本都没登记所以到底是有多不务正业……]。[豆瓣数据]
写了超过200篇日志[搬家太多次,具体数字不好统计][OMG饭否宕机期间到底有多话痨扶额]
翻译了超过25万字[真的假的?!TXT合起来有530K了TVT]。
长高了0cm,体重还没有去称。
认识了很多很多很多亲爱的。
2011=?
0. 求爹娘和所有人[真贪心]都身体健康。
1. 乖乖考研复习冲刺,帝都等着我,握拳!
2. Dius快平坑!
3. 瘦。
4. 好好地翻译,争取再翻译几十万字。
5. 戒咖啡因,任重道远。
6. 不要比2010更宅。
7. 求偏头痛和心的小毛病都乖乖的,少点感冒。求PMS缓解。
咦@瞎折腾
翻译的时候的译注,一直随手往微博上丢。突然萌生给自己开维基,记录各种冷知识的想法。
技术上问题很大,但是幸好GAE上可运行的工程众多,早已有油菜花的程序员编写了一个GAE Wiki共享。
惯常的步骤,1 下载源代码 2 去GAE申请Project的域名 3 上传。
这次的问题再次出现在上传过程中。今年年中搭独立博客的时候,检查出来发现问题在于GAE的服务器被墙了,所以必须开代理。当时鉴于我在校园网,VPN开不起来,只有一个SSH可用,于是给GAE套了SOCKS5,用SSH翻墙上传。[参考来源:更加安全稳定地部署 Google App Engine 应用] 这次上传再次出现了上传失败的问题,检查SSH,除了速度慢一切正常;检查SOCK,正常;执行rollback后重新上传,再次失败。
然后突然想起,我登陆GAE帐号的时候并没有开代理。疑惑,难道现在GAE可以直接上传了?于是去掉套,果然一次成功 = =。
现在GAE上比较成熟的维基工程,我用过的有两个。一个是中国[金山公司的]程序员开发的nancywiki,优点在于精简,界面友好,缺点则是太精简——无法多用户贡献,没有历史版本查询。另一个则是我最终决定使用的GAEWiki [我转去他的博客瞄了一眼,发现是俄罗斯的帅哥程序员,竟然还是共产主义者一枚,具体是不是党员不可知——俄罗斯的共产党员比现在这个污染严重的世界上的两条腿的蛤蟆珍稀多了],他的维基系统更类似我用惯了的Wikipedia.org。简单调整了一下LOGO和欢迎界面,上手很快。
之所以执着在多用户贡献也是有原因的……我有两个Google账户,但是手机号只有一个,所以只能给一个账户开GAE服务。但是一个账户是用来日常三次元,一个账户是用来宅基腐,龟毛成强迫症的表现之一就是要严格区分开这两种生活……
我的维基百科在http://trans-wiki.appspot.com/,鉴于最近各种赶稿赶作业赶复习,还没有把各种冷知识加进去,所以现在去参观没有被冻住的危险。当然,也欢迎添加各种条目。多用户贡献就是拿来一起high的嘛=w=。
+
虽然我觉得大家应该都知道,不过为了避免歧义还是说明一下——我念叨了半天的维基系统,Wiki,和Wikipedia.org维基百科并不是同一个东西。
维基百科是基于维基系统的百科全书协作计划,而维基系统/维基/Wiki是一种超文本系统,具有开放,操作简单,可供多人编辑操作的特性——这也是我弃NancyWiki不用的原因,不能多用户贡献的维基系统,太囧了。
Echoes by Gingertart
Title: Echoes
Author: gingertart50
Word Count: 17500
Rating: NC-17
Pairing: Harry/Severus
Warnings: Canon compliant including the epilogue, so beware of DH spoilers.
Disclaimer: The Harry Potter world and characters are the sole property of J.K. Rowling, Scholastic, Bloomsbury, and Raincoast Books, and Warner Bros., Inc. I make no money from writing fanfiction.
Summary: Everyone has been given perfume for Christmas, odd things happen as a result and Harry finds himself juggling match-making children, senile household appliances and two very fraught relationships.
Prompts: "A mystery man enters Harry Potter's life. He seems familiar, but Snape is dead, isn't he?" and "If possible, I would love to see Albus Severus (and/or Scorpius, James or Teddy Lupin) worked into the story."
授权:
Hi
Certainly you may translate my fic into Chinese! It would be an honour.
Kind regards
Gingertart
+
Merry Christmas and Happy New Year!
谨以此翻译送给阿绿绿。因为她的Christmas Spirit,我终于克服自己的懒散和种种顾虑,开了新坑做贺文。
+
呓@If Anything Can Go Wrong, It Will.
标题又称Murphy’s Law墨菲定律。“凡是可能出错的事必定会出错”,指的是任何一个事件,只要具有大于零的机率,就不能假设它不会发生。最通俗的说法是,你早上碰掉了自己抹好黄油/奶油/果酱/或者管他什么的面包片了么,恭喜你,它一定是带料的那面落地;你刚铺的新地毯么,恭喜你,面包掉地的可能性更高了;咦,原来这是上好的波斯地毯,恭喜你,做好准备去干洗吧。或者,你打算翘课了么,恭喜你,老师今天一定点名。或者,你以为这个知识点考不到,不用复习了是么,恭喜你,这题一定能考到。或者,[够了!]……
其实这篇日志也有一个副标题——做瘸子也要做Gregory House那种死瘸子。以及,这句话不是在黑房子大叔。我爱他,还有他的[划掉]男[划掉]朋友们。
咦@Project Gutenberg
副标题是——你不去赶更新,又在这里写什么bloody hell的软文。无误。
+
Project Gutenberg,中文称之为古滕堡计划,下文将简称为PG。这是又一个我经常觉得毫无道理并且完全是尾巴根疼才会被城墙挡住的网站。
PG的具体成立与发展的概况,我本来想直接链接去维基百科的页面,不过考虑到这也是一个经常被哔的网站,将摘抄在后面作为附录。
它的标题就标记了它的属性。free ebooks,这是一个提供完全免费的电子书阅读以及下载的网站。从这个网站下载的电子书没有版权之忧,官方介绍是,所有收录的电子书都属于公有领域。通俗点就是,它们的作者都已去世足够久,足够过了他们的著作权时效。后期也有部分书籍,是在版权期限内,但在版权所有人的授权下共享。
作为一个最先从英文书籍领域开始的电子书收录计划,PG的资源大部分都是英文资料,但是目前也有大量其他欧洲语言甚至中文电子书收录。当然,还有一定音频资料。
其实PG对中文用户有多大用处呢?——可能就是学习语言了。我自己用它,就只有在1). 写作文/论文需要原文资料的时候 2). 临时找不到某本书的中文版或者觉得某本书的中文翻译比较苦逼不如自己看原文Orz……比如我现在正在看的Arsene Lupin[啊,当然是当年的英文版翻译,我二外没有修法语= =],以及热切地期盼Douglas Adams早生百年。
不过我觉得它更大的是启示的意义。有些资源,共享是对知识普及的贡献,而有些则是对他人权益的侵犯。PG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它作为先驱,有很多地方是我非常赞赏的。
除了共享以外,PG在自己的政策里有这样的一个页面 No Cost or Freedom? 在其中PG区分并且定义了Subtitle中free ebooks的Free的两层含义——免费和自由使用。当然,在后来于2001年正式启动的Creative Commons的条例中,这二者被更严格和细致地区分和限制了。
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说到这么多也只是学习信息情报的朋友的耳濡目染,和自己使用的体会,在继续下去就要露怯。下面将摘抄维基百科对于PG的介绍,BTW,维基百科和PG有合作计划,维基在作者和作品的页面下方——如果是在PG收录范围内的话——提供转接PG相关页面的链接;同时维基全站的资料在CC3.0条款之下提供,也就是说我在这里摘抄是没有问题的。
+
以下内容来自维基百科。维基他最美了。
古腾堡工程(Project Gutenberg,缩写:PG),由志愿者参与,致力于将文化作品的数字化和归档,并鼓励创作和发行电子书。该工程肇始于1971年,是最早的数字图书馆。其中的大部分书籍都是公有领域书籍的原本,古腾堡工程确保这些原本自由流通、格式开放,有利于长期保存,并可在各种计算机上阅读。
历史
古腾堡工程由Michael Hart于1971年启动。当时Hart是伊利诺伊大学的学生,他获得了学校材料研究实验室中Xerox Sigma V大型计算机的使用权限。通过和善的操作员,他得到一个几乎没有时限的帐号,后来估算这价值约100,000乃至100,000,000美元不等。Hart想通过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作为这份馈赠"物有所值"。后来这台计算机碰巧成为组成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15个节点之一。Hart认为有朝一日公众都可以接触计算机,因而他决定将书籍电子化,供人们自由使用。刚好他背包里有一份美國獨立宣言,该宣言也就成了古腾堡工程的的第一份电子文本。
该工程的命名是为了纪念约翰内斯·古腾堡,他是一位德国15世纪的印刷商,通过推广使用活字印刷术推动了印刷机的革命。
2000年,非營利組織古腾堡工程著作归档基金会 (The Project Gutenberg Literary Archive Foundation Inc) 在密西西比州获准成立,以处理相关的法律事务。
同样是在2000年,Charles Franks启动了分布校对员项目,志愿者从而可以将扫描的文本通过因特网共享发布。
古腾堡工程现在由位于北卡罗莱纳大学的ibiblio主办。
古腾堡计划网站曾经在中国大陆被防火长城封锁,但目前已可以访问。
收录范围
到2007年8月为止,古腾堡工程已经收录了22,000部书籍,平均每周将新增50部。
其中主要是西方文化传统中的文学作品,比如小说、诗歌、小故事、戏剧,除此之外,PG也收录食谱、书目以及期刊。另外还包括一些非文本内容,比如音频文件、乐谱文件等。
收录中主要是英文作品,但也有相当数量的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荷兰语、芬兰语以及中文等不同语言的著作。
理想
Michael Hart在2004年有言“古腾堡工程的使命很简单:‘鼓励电子书的创建与发布。’”
工程的一个口号是“推倒愚昧与无知的藩篱”,就像20世纪早期公共圖書館的兴起,古腾堡的志愿者志在继续推广文字读写,从而更好地继承文化遗产。
版权问题
古腾堡工程根据美国版权法对其电子书进行版权验证。只有版权过期者才可以加到PG档案中来,版权失效的记录将保存以备未来参考。
与其他数字图书馆的项目不同,古腾堡工程不会在其出版物上声明新的版权,从而鼓励自由再加工、再发布。
PG的大部分书籍都依照美国的版权法律,作为公有领域发布。每本电子书中包括了法律措辞,只要使用了古腾堡工程的商标,对书籍本身设限极少 (例如修改后再发布,或者商业用途)。但如果没有使用商标,公有领域的书籍就可以不受限地再利用。
古腾堡工程也发布了一些受版权保护的书籍,根据版权所有者的说明,就有进一步的限制。
批评
古腾堡工程的书籍被指学术上不够严格,比如,缺少版本使用详情介绍,缺少最初版的封面,缺少校订工具。通过比较新老版本,可以看到新版的电子书已经有较大改进。大部分新版的电子书都保留了版本信息以及封面。
原文链接:http://zh.wikipedia.org/zh/%E5%8F%A4%E8%85%BE%E5%A0%A1%E8%AE%A1%E5%88%92
呓@圣诞节想看哪篇更新就说吧。
感觉有半个月没正儿八经写过日志。前段时间挺苦逼的,先生病,然后一堆事情砸上来,然后网速时常不给力,然后经常泡图书馆蹲自习室等摸到电脑的时候满心只有嘤嘤嘤我想睡觉的心情。
其实我现在就挺想睡觉的。不过娘亲是那是因为我用眼过度以及感冒所以眼睛干涩发痒。
圣诞节就要到了,今年的圣诞节有收到心仪已久的礼物>///<。身为金牛座但是最想要的生日礼物一直都是围巾[想也知道大夏天的谁会给你织/买围巾嘛= =]。可是无论生日还是圣诞节,大家都习惯地送我书和小熊——啊,书和小熊当然也非常非常得我心。总之,收到快递来到毛茸茸的围巾的那天,我傻笑了一个下午。
在亲爱的阿绿绿Greenlock的感染下,我觉得一年拖更到头,总得发扬一下X’mas Spirit,我已经去选了一篇甜蜜的文在等授权。鉴于我一贯苦逼的授权运,为了防止它继续苦逼到圣诞节以后,我那么些个——目前就两篇——算是停更的坑,挑一篇厚道地更一更。
@鬼鬼,那篇Death and Open Mind还没有授权,但是我已经翻完了第一节May……所以其实可供选的坑有三个——哦我真的应该填一个了。
[AoT] 授权与作者按 & 翻译重修公告。
Ashes of Time
by Dius Corvus
Rate: NC-17
Pairing: HP/SS
Fandom: Harry Potter
Warning: Angst
Permission:
Hi Zhouzhou,
Sorry for not responding earlier. You have my permission to translate AoT. I'm actually a second generation Chinese in America, and it's only a pity my Chinese isn't good enough for me to enjoy your translation. Have fun!
Best,
diuscorvus
战争之后,四年已逝。Jonathan Frost不知所踪已逾二十七年。早已离开Hogwarts的Snape已经饱尝孤独。但是从冰封的过去从北方追寻而来,并不予他安宁。承接Tread Softly。
作者按:这是Tread Softly的续篇,但是可以脱离Tread Softly单独阅读。前情提要一下(前篇剧透警告!),最后一战的时候,Harry打败了伏地魔,却被丢回了Severus Snape和Marauders[劫盗者]所在的时代。他化名Jonathan Frost伪装成一个学生。随着他和Snape的关系愈发亲密,Harry也得知了最后一战中,自己的灵魂被迫与Voldermort的灵魂融合,既带给他巨大的力量,也给他带来了黑暗的影响。命运的安排让他痛苦,双重的人性所犯下的罪孽也折磨着他,终于Harry离开Hogwarts,寻找一片极寒麻木之地。
再一次由衷感谢Procyon Black,谢谢她细心的校对,还有她关于极地附近生活的知识。我们两个人都不是很懂拉丁语语法,所以真诚欢迎任何帮助。
"…but now I know
That twenty centuries of stony sleep
Were vexed to nightmare by a rocking cradle,
And what rough beast, its hour come round at last,
Slouches towards Bethlehem to be born?"
'The Second Coming,' William Butler Yeats.
“……不过现在我知道
过去两千年沉睡如顽石
都被摇篮摇成了噩梦般的烦恼,
何等粗野的畜牲,终于等来它的时辰,
慵懒地朝伯利恒走去投生。”
《基督再临》William Butler Yeats [原文请见http://en.wikisource.org/wiki/The_Second_Coming]
"[He had already understood that he would never leave that room, for it was foreseen that the city of mirrors (or mirages) would be wiped out by the wind and exiled from the memory of men at the precise moment when Aureliano Babilonia would finish deciphering the parchments, and that everything written on them was unrepeatable since time immemorial and forever more, because races condemned to 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did not have a second opportunity on earth."
- 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Gabriel Garcia Marquez.
“他就明白自己已经不能跨出房间一步了,因为按照羊皮纸手稿的预言,就在奥雷连诺.布恩蒂亚译完羊皮纸手稿的最后瞬刻间,马孔多这个镜子似的(或者蜃景似的)城镇,将被飓风从地面上一扫而光,将从人们的记忆中彻底抹掉,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往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
《百年孤独》Gabriel Garcia Marquez
"There are more things in heaven and earth, Horatio,
Than are dreamt of in your philosophy."
- Hamlet, William Shakespeare.
“霍拉旭,天地之间有许多事情,
是你们的哲学里所没有梦想到的呢。”
《哈姆雷特》William Shakespeare,朱生豪译
+
Ashes of Time的翻译重修,是很早就被我提到日程表里的事情。本打算跟上Dius的更新进度就立刻开始重修,但是濯也是普通人,突然遇到生病还有一堆班级的俗事压上来,濯也分身不能。
正好身体算是稳定下来,班级的事情忙得七七八八,又巧遇了一件Bittersweet的事情,濯决定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开始公告,AoT重修开始。
重修不是在原先翻译的基础上修改,而是完全地重新翻译。一年前AoT刚刚开始翻译的时候,濯得到了很多意见和建议,但是为了赶更新,没有将之前的翻译进行修改,只是将各种改进应用到了新的翻译中。
也并非因为其他任何人的原因,只是濯自己觉得,为了风格的统一,以及修正某些错误加上改正翻译腔,有必要重修一遍。
最初的版本我并不会从自己博客里、各个论坛里删除,这是提醒我自己,我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至于这版重修的翻译,在和Leeyiin还有衣满清泪商量之前,暂不发往各个坛子,以免出现混乱。
谢谢各位喜欢AoT的Snarry同好们。
Review: 心念所驻即城池
Review: You are My Home by 月汐流
Rate: NC-17
Fandom: HP
Pairing: SB/SS
Warning: Spoilers
Link: http://bulaoge.net/topic.blg?dmn=takemeawayristine&tid=1564551
Ashes of Time - Dius Corvus
Ashes of Time
by Dius Corvus
Link: http://www.fanfiction.net/s/3655229/1/Ashes_of_Time
Rate: NC-17
Pairing: HP/SS
Fandom: Harry Potter
Summary: Four years have passed since the War ended, and twenty five since Harry Potter disappeared. Severus Snape has learned to live a life of loneliness, but the past, coming from the icy north, will not leave him alone. Sequel to Tread Softy, SSHP SLASH.
Permission:
Hi Zhouzhou,
Sorry for not responding earlier. You have my permission to translate AoT. I'm actually a second generation Chinese in America, and it's only a pity my Chinese isn't good enough for me to enjoy your translation. Have fun!
Best,
diuscorvus
+
距离战争结束已经4年;距离乔纳森?弗罗斯特消失也已经27年。斯内普,也已经离开霍格沃茨,尝到了生活中的孤独。但是,那来自寒冷北方的过去,并不会将他一个人抛下。《温柔地期冀》续集。
A/N:这是《温柔地期冀》的续篇,但是没有读过前篇也不会影响对于续篇的理解。
前情提要,哈利在最后的决战中击败伏地魔,也被抛回了斯内普和掠夺者的时代。他伪装成学生,化名乔纳森?弗罗斯特。随着他和斯内普逐渐亲近,哈利得知最后的决战迫使他的灵魂和伏地魔的灵魂碎片融合在一起,给予他巨大的力量和阴暗面。无法忍受巨大的不幸和由于自己灵魂的两面所犯下的罪孽,哈利离开了霍格沃茨去寒冷麻木之地。
再次感谢Procyon Black,提供接地附近地区数据和生活状况的资料。我们两个都不太懂拉丁语语法,所以欢迎一切帮助。
"但此时我明白
这沉睡如石的两千年,
被那震荡的摇篮激起梦魇,
那何等恶兽,他的时日终将到来,
懒懒走向伯利恒转世重生?"
《基督重临》
叶芝
咦@皇帝陛下?!
今年一直陆陆续续听到传说,银英要真人舞台剧化。采取不敢相信的态度。毕竟是萨比西了这么多年的一部作品,突然有了这么大的动作,反而让人没有真实感。直到今天在微博上看到定妆照都已经发表了。
( <p><img src= )
呓@师
其实这篇应该写得更早,应该写在教师节的时候。不过那个时候我在赶新一个月的更新。
我常常忍不住去仰慕有智慧的人。我觉得这也是人之常情。在我身上,这种倾向具体表现就是我每个时期都会喜欢一个老师到了个人崇拜的地步。我会带着心满意足的傻笑认真听他或者她的每一节课,会尽力地做好他或者她布置的每一项任务,会把空闲的时间贡献给他或者她的课程,会把他或者她最微小的肯定视作极大的满足。
但我却又不擅长和一位师长维持面对面的关系。
我暗恋的导师大人。我相信若干年后她可能不会再对我有什么印象。因为尽管我在她的课程准备上花掉最多的时间,每一次上课前准备的资料都可以写满课本的边边角角,我却怯懦地从未在她的课程上主动表现自己。我敬畏她,而不相信自己。她毕竟是老师,她能够记得住的将只会有那些特别优秀的,和特别需要操心的学生。我不属于任何一种,我只是最普通的那个。
我曾经最喜欢的语音课老师。今年教师节问候的时候,我对着她的号码发了半天呆。我还记得她,印象是那么深刻,甚至还记得她用温柔的声音纠正我们的发音。但是已经两年了,我突然觉得她可能已经不记得我,毕竟那只是一个因为紧张就可以搞砸最后的语音课考试却还在假期询问她自己哪里做的不好的小笨蛋。
想到将来的某天,无意中提起我,即便她们都还记得起,我在她们的回忆中也将只是08级里的那个学生;这样的想法就足以让我心里闷闷的,疼疼的。
可是疼痛之后,依然没有改变。喜欢的那位社会学系的教授,我只能够和他用E-mail交流。虽然我依然选了他的课,但是面对面的时候,能做到的只有听,然后紧张地微笑。却连E-mail的交往也担心。害怕一不小心,让他觉得我只是个想要搞好师生关系,期末能求个好分数的谄媚的学生。每次下笔写他的课程作业之前,我可以花半个月选题,花一个月收集资料加思考。但是不敢让他知道。
唯一的一位,也许算得上是维持了良好的友谊的老师,还要追溯到高中,我的语文老师。她年轻而聪明,优雅而有活力。我曾是她最宠爱的学生,也许要算之一。经常会有点自我鄙夷地想,她喜欢我,只是因为我够显眼。一个可以把阅读答到满分,同时又愿意为了老师的要求在临考前改掉自己华而不实的文风乖乖写八股的学生,她怎么会不注意。得说服自己,如果我在她眼里只是一个足够乖的好学生,她怎么会愿意和我保持朋友一般的交流,这样才能把问候的短信发出去,而不用担心——她早已不记得我,联络只是打扰。
无法笃定我是有资格受宠的那个。因为担忧,而尽力保持礼貌;因为太过客气,反而推远了距离。………… 这种情绪太过矫情,放在平时,定然被自己恶心得恨不得敲死自己。可是此刻因为在意,所以方寸大乱。
叹气。去给那位社会学系的教授写E-mail了。
咦@《江村经济》刚刚读完
《江村经济》成书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我没有考据,不过这本书许是第一本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有关中国社会尤其是农村社会的英语专著。除了先驱的地位之外,就是费孝通所使用的调研方法。
《江村经济》拥有特殊的成书背景。合上书卷之后思考的是,为什么这么多年之后,中国的社会学依然推崇费孝通的调查方法。
费孝通选取的江村,是一个名为开弦弓的普通的江浙村庄,但他在这个村子又不普通。他的姊姊在这个村子里拥有一定的个人威望,使得他拥有人情与经济上的支持可以深入到当地村名的生活中,完成这一个多月的调查。而他又非这个村子土生土长的村民,《江村经济》成书于他抽离中国社会、留英期间,使得他有足够冷静与客观。
这使得我联想,假若是现在做一份社会调查,如果倚靠政府与社区的力量,那么调查可以获得经济上的支持,也有足够的威信可以敲开人们的家门〖最典型就是人口普查和经济普查〗。但是与此同时,是否会因为这种威信得不到真实的数据〖最典型依然是人口普查和经济普查〗?而如若摒弃所谓权威的力量,那有如何能说服别人接受调查?
王小波在赞叹他的夫人李银河所做的社会调查的时候,尤其赞叹的一点是,李银河不倚靠居委会之类的力量进社区,强迫人们开口,而往往甚至是邀请到家里来聊天,等待对方主动开口。这样的调查“效率”几乎是必然低下,但是结果的真实性应该是不言而喻。特别是李银河所做的,是性生活以及同性恋文化方面的调查。
呓@关于我的二十件小事
一套算得上问卷的东西…………最初是在偷窥别人的博客的时候看到,然后是在喜欢的作者的博客上看到,接着是在豆瓣上看到,看到太多遍,最后也不能免俗。笑。写这个其实是为了拖更多人下水。
1。是不喜欢收拾书柜,觉得随手丢书反而比较有感觉的邋遢鬼,但又是书本上、衣服上一丁点的污迹都不能放过的矫情的家伙。
2。看起来很龟毛地每张碟都要拖APE之类的无损压缩,但其实目的只是因为自己转的MP3不会有杂音。多次传播后的MP3文件常常会损坏——还是在龟毛。
3。至今对化妆品的概念只到洗面奶为止。
4。对衣柜里大部分衣物都是黑色、白色或者灰色非常满意。买衣服的时候通常认真考虑颜色鲜艳的,不过最终结果依然。
5。喜欢公仔。对熊宝宝和兔宝宝尤其没有抵抗力。我的书桌和床经常是全寝室最难收拾的,因为上面堆了很多公仔。而且每个都有自己的名字。
6。越来越多被人说成面瘫。还有男生写卡片给我称“被你睥睨的眼神秒杀过数次,至今仍心有余悸”。但是我觉得自己常常是笑容可亲。
7。最爱的最常进行的娱乐活动是发呆。完全没有意义地发呆。
8。因为入睡困难以及经常失眠,所以发呆也可以视作大白天睁着眼睛睡觉。起码是休息。
9。因为失眠,所以从中学起茶和咖啡基本没断过。最夸张的时候是绿茶和水的比例1:1,半天之内灌下1L左右的黑咖。
10。接上条。所以中学之前可以面不改色地灌中药但是坚决不能接受绿茶。15岁之后就每天面不改色地灌浓茶。现在经常被担心咖啡因上瘾。
11。曾经把《半月谈》当成通俗小说读,现在依然经常拿严肃刊物比如党报当消遣。后果是高考前有过成为检察官肃清“哔”和“哔”的不切实际的理想。更进一步的后果是现在开始犬儒。
12。喜欢肉汤里有香菜调味,但是坚决不吃香菜。不吃我觉得难看的食材,不吃我觉得可爱的小动物。
13。对女王的英语有固执的向往,但是经常被喜欢的演员或者角色拐去模仿美音。
14。写作课的作业,哪怕只有200词的限额也是如同挤牙膏一样痛苦。但是之外的许多时候,超字数是常态。
15。收到暗恋的导师的回邮,会执行“捂脸——头撞本本——跳起来额头贴墙冷静——泡茶——端茶回来假装若无其事——点开”的程序。收到作者的回邮的程序类似。
16。如果算上手机上网,每天保持互联网接入可以超过10个小时。不过IM在线的时间远远少于。
17。离开熟悉的地方立刻分不清东南西北。同时坚定地认为路痴不是萌属性。
18。讨厌陌生人。害怕和陌生人打交道。不过有时候也会因为环境陌生反而更放得开。
19。线上和线下性格不符。文字和本人性格不符。
20。据说这问卷是看到的人都得做=_,=,我期待能去偷窥。
呓@译
算起来明天就要去上第三次翻译课。大三的翻译课以英翻汉为重心。笑,不然还能怎么样,我们这种破水平也没法汉翻英。
直到大三,我们才算是结束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开始专业核心课。有点迟,起码有点来不及未来的规划。不过我的乌鸦嘴不幸言中,我不喜欢我们的专业核心课。
我可以每个月在自己上课自习发呆花痴吃饭睡觉的间隙里挤出时间做一两万字的翻译实践,但是我永远没有办法理解英语语言学这种玄而又玄的东西。……我知道理论研究是实践的基础,但是请恕我是个只愿动手的粗人。
做翻译的梦想并没有彻底熄灭,但是像是大部分所谓科班出身那样,研究生读英语语言学,可能继续把博士读完然后开始搞翻译理论研究,这样的路我大概是不会选择的。直到今天,在全国泛滥的外国语教学机构里,依然没有太多院校开设正式的翻译专业,不无道理。
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尤其被那些只搞理论的研究者复杂化之后,翻译的定义困难得可以写一篇专著。无论什么信雅达,我只是由自己那么多年阅读翻译文学,可自己这二三十万字的翻译经历觉得,能让目标语言的读者看懂,又能尽量保持源语言的风味,那就是好翻译。在这两个标准之间的钢丝绳上如何颤巍巍保持平衡,在下面仰着头指手画脚没有用,非得亲身上去走一走才知道。所以尽管偏执,但是我无法对纯粹的理论研究心存敬意。
问题却是,我们有无数的研究者搞的只是纯理论。
和别人争论的时候,我反复说的一句话就是,纯文学的翻译根本不需要硕士以上学历,我现在就可以;但是专业领域的翻译,我不行,研究生不行,博士还不行。英语专业的尴尬之处。自以为know everything,实际却是能做到know something about everything都珍稀。
开学以来一直在思考,英语专业到底都在做什么。
室友选修了英国诗歌鉴赏的专业选修课,第一堂课的作业就是翻译几首诗。我可以也愿意站在她身后做个义务的顾问,毕竟这几年歌词也翻了好几首。但是在英国文学的专业课上,我只能拿死鱼眼瞪着面前的课本。我可以也愿意大声吟诵Beowulf,赞叹古体诗的头韵,心情为了史诗的悲壮而激荡;我却没有办法让自己真的把课本上的文学分析看进去,它们对我只是一个个单词,不成意思。
真是对不起那个曾经是文学少女的自己。转变在何时?明显的变化是在大学,但是细数应当是高中时期就有征兆。对所谓纯文学愈发消遣的态度,伴随对资讯的渴求,甚至恐慌。但我终究理解了为什么当年我的一个颇有远见卓识的聪明人老师说的话,无论如何,大学还是值得去读的。她说的值得不仅是在学业方面,更多的是在人生与见识方面。
本专业考研的两大方向都被彻底堵死。也许我也是未能免俗,被这个快节奏的社会荼毒得浮躁的那群人。大概就是浮躁,忙碌之后点开Word的字数统计可以让我通体舒畅,这是对着一篇素材琢磨它的语言学特征永远无法带给我的满足感。认真考虑跨专业考研中。也许将自己四年的专业语言训练贡献给另外一个方向会是不错的选择,起码,我还可以做个专业的翻译。
呓@The Catalyst
题目是Linkin Park新砖里的一首歌。
那天晚上突然失眠。被自己惊醒过之后就再也没有睡着。天还很早,或者说夜还很深。抱着被子,能听到窗外的蝉鸣,还有室友酣眠的声音。没有敢再合眼。于是等到天开始亮,在黎明到来的时候才昏沉了半个小时。然后起床。给自己冲双份的咖啡。不再是当年的年轻了,于是不能够在通宵之后安然地去上课做事。起床气很重,头脑很晕,走路的时候脚下很虚浮,像是醉酒。虽然从不让自己喝醉。
给同学安排班里事务的时候,因为头晕被绊到,又趁着头晕转圈,才避开摔倒的糗状。双份的咖啡因在胃袋里作用非凡。逐渐清醒,兴奋,小小的心脏在胸腔里跳起应该担心的节奏。抬手的时候,手有点抖。不知道是咖啡因的作用还是因为血糖低。分不清。
下午幸好没有课。在天光里终于能够睡过去。MP3里低低的声音。起床之后也没有神奇地神清气爽。冲凉,然后把自己挂在阳台的栏杆上。有风吹过。刚刚剪短的头发垂下来,半个身子俯在栏杆外面,隔着发帘漫无目的地看。等头脑慢慢清醒。毕竟还算年轻,一个下午的调整又恢复过来。想起来中学的时候。睡不着,或者也是被自己吓醒。然后一直等天亮,在最初的天光里蛰伏一小会儿,然后若无其事地做一个乖巧勤奋地学生。起初没有人知道,渐渐疲态显出来,终于瞒不过。不过爸妈直到现在也不知道我不仅很难睡着,而且常常不睡。
以为大学之后已经好很多。只不过是睡着得晚些。再没有过连续的持久的失眠。室友看见牛饮一般地灌咖啡,问看你精神还不错怎么喝这么多。笑,昨晚没睡。她们问起,我却解释不清。只不过是一个梦而已。有时候纠结就是这样,说出来之后自己也会觉得荒谬。只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有关追逐和逃命和梦。都是自己吓自己。
SOS:
………………暂时无法翻墙。但是在校园网的牢笼里想登陆论坛只能翻墙。所以我面对一个无法更新的论坛,虽然我现在手里还有五千字的GP&AoT什么的。
………………说实话我是挺想正大光明地拖稿的,毕竟连网页都打不开我更新个毛啊。不过我是个有良心的译者〖请自动带入丽塔·斯基特〗,我怎么能不打招呼就停更呢。
………………于是现在除了求校对君之外苦求能在我爬不上坛子的时候帮我更新的亲友。我提供我的号,那号还有100的阅读权限呢你们可以去Miseducation of Severus Snape翻译计划那个帖子偷窥我们翻译组面对超·哔的文有多么苦逼〖…………〗!
………………不过如果和校对君一样,苦求却求不到的话………………我暂时停更?
最近在背考研单词。今晚灵机一动开始一边背单词一边写HP版的考研红宝书。
例句:
Cohesive: The Order of Phoenix was a cohesive organization against Lord Voldemort.
所以你们看,我还有一项造福考研的HP同好们的崇高事业,我真的不怎么忙更新…………
不过为了我的小人不被做成针垫。小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