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onal profile]](https://www.dreamwidth.org/img/silk/identity/user.png)
翻译的时候的译注,一直随手往微博上丢。突然萌生给自己开维基,记录各种冷知识的想法。
技术上问题很大,但是幸好GAE上可运行的工程众多,早已有油菜花的程序员编写了一个GAE Wiki共享。
惯常的步骤,1 下载源代码 2 去GAE申请Project的域名 3 上传。
这次的问题再次出现在上传过程中。今年年中搭独立博客的时候,检查出来发现问题在于GAE的服务器被墙了,所以必须开代理。当时鉴于我在校园网,VPN开不起来,只有一个SSH可用,于是给GAE套了SOCKS5,用SSH翻墙上传。[参考来源:更加安全稳定地部署 Google App Engine 应用] 这次上传再次出现了上传失败的问题,检查SSH,除了速度慢一切正常;检查SOCK,正常;执行rollback后重新上传,再次失败。
然后突然想起,我登陆GAE帐号的时候并没有开代理。疑惑,难道现在GAE可以直接上传了?于是去掉套,果然一次成功 = =。
现在GAE上比较成熟的维基工程,我用过的有两个。一个是中国[金山公司的]程序员开发的nancywiki,优点在于精简,界面友好,缺点则是太精简——无法多用户贡献,没有历史版本查询。另一个则是我最终决定使用的GAEWiki [我转去他的博客瞄了一眼,发现是俄罗斯的帅哥程序员,竟然还是共产主义者一枚,具体是不是党员不可知——俄罗斯的共产党员比现在这个污染严重的世界上的两条腿的蛤蟆珍稀多了],他的维基系统更类似我用惯了的Wikipedia.org。简单调整了一下LOGO和欢迎界面,上手很快。
之所以执着在多用户贡献也是有原因的……我有两个Google账户,但是手机号只有一个,所以只能给一个账户开GAE服务。但是一个账户是用来日常三次元,一个账户是用来宅基腐,龟毛成强迫症的表现之一就是要严格区分开这两种生活……
我的维基百科在http://trans-wiki.appspot.com/,鉴于最近各种赶稿赶作业赶复习,还没有把各种冷知识加进去,所以现在去参观没有被冻住的危险。当然,也欢迎添加各种条目。多用户贡献就是拿来一起high的嘛=w=。
+
虽然我觉得大家应该都知道,不过为了避免歧义还是说明一下——我念叨了半天的维基系统,Wiki,和Wikipedia.org维基百科并不是同一个东西。
维基百科是基于维基系统的百科全书协作计划,而维基系统/维基/Wiki是一种超文本系统,具有开放,操作简单,可供多人编辑操作的特性——这也是我弃NancyWiki不用的原因,不能多用户贡献的维基系统,太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