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rryyou: (hp_ss-lumos)
2010-12-06 04:14 pm

Review: 心念所驻即城池

Review: You are My Home by 月汐流
Rate: NC-17
Fandom: HP
Pairing: SB/SS
Warning: Spoilers
Link: http://bulaoge.net/topic.blg?dmn=takemeawayristine&tid=1564551

Spoilers Warning )
blurryyou: (Default)
2010-11-26 11:06 pm

呓@凭谁问

 


 


饭否昨晚回来了。


饭否 Fanfou.com 是我用的第一个微博客。当年甚至是非常out地先用了饭否,之后才去注册的Twitter,然后一发不可收拾。

Read More )
blurryyou: (hp_snarry)
2010-11-24 10:56 pm

Ashes of Time - Dius Corvus

Ashes of Time


by Dius Corvus


Link: http://www.fanfiction.net/s/3655229/1/Ashes_of_Time
Rate: NC-17
Pairing: HP/SS
Fandom: Harry Potter
Summary: Four years have passed since the War ended, and twenty five since Harry Potter disappeared. Severus Snape has learned to live a life of loneliness, but the past, coming from the icy north, will not leave him alone. Sequel to Tread Softy, SSHP SLASH.
Permission:
Hi Zhouzhou,
Sorry for not responding earlier. You have my permission to translate AoT. I'm actually a second generation Chinese in America, and it's only a pity my Chinese isn't good enough for me to enjoy your translation. Have fun!
Best,
diuscorvus


+


距离战争结束已经4年;距离乔纳森?弗罗斯特消失也已经27年。斯内普,也已经离开霍格沃茨,尝到了生活中的孤独。但是,那来自寒冷北方的过去,并不会将他一个人抛下。《温柔地期冀》续集。


A/N:这是《温柔地期冀》的续篇,但是没有读过前篇也不会影响对于续篇的理解。


前情提要,哈利在最后的决战中击败伏地魔,也被抛回了斯内普和掠夺者的时代。他伪装成学生,化名乔纳森?弗罗斯特。随着他和斯内普逐渐亲近,哈利得知最后的决战迫使他的灵魂和伏地魔的灵魂碎片融合在一起,给予他巨大的力量和阴暗面。无法忍受巨大的不幸和由于自己灵魂的两面所犯下的罪孽,哈利离开了霍格沃茨去寒冷麻木之地。


再次感谢Procyon Black,提供接地附近地区数据和生活状况的资料。我们两个都不太懂拉丁语语法,所以欢迎一切帮助。


 


"但此时我明白
这沉睡如石的两千年,
被那震荡的摇篮激起梦魇,
那何等恶兽,他的时日终将到来,
懒懒走向伯利恒转世重生?"


《基督重临》


叶芝

blurryyou: (Default)
2010-11-22 11:22 pm

咦@皇帝陛下?!

 



 





今年一直陆陆续续听到传说,银英要真人舞台剧化。采取不敢相信的态度。毕竟是萨比西了这么多年的一部作品,突然有了这么大的动作,反而让人没有真实感。直到今天在微博上看到定妆照都已经发表了。


<p><img src= )
blurryyou: (Default)
2010-09-16 02:53 pm

呓@师

 

 

其实这篇应该写得更早,应该写在教师节的时候。不过那个时候我在赶新一个月的更新。

 

我常常忍不住去仰慕有智慧的人。我觉得这也是人之常情。在我身上,这种倾向具体表现就是我每个时期都会喜欢一个老师到了个人崇拜的地步。我会带着心满意足的傻笑认真听他或者她的每一节课,会尽力地做好他或者她布置的每一项任务,会把空闲的时间贡献给他或者她的课程,会把他或者她最微小的肯定视作极大的满足。

但我却又不擅长和一位师长维持面对面的关系。

我暗恋的导师大人。我相信若干年后她可能不会再对我有什么印象。因为尽管我在她的课程准备上花掉最多的时间,每一次上课前准备的资料都可以写满课本的边边角角,我却怯懦地从未在她的课程上主动表现自己。我敬畏她,而不相信自己。她毕竟是老师,她能够记得住的将只会有那些特别优秀的,和特别需要操心的学生。我不属于任何一种,我只是最普通的那个。

我曾经最喜欢的语音课老师。今年教师节问候的时候,我对着她的号码发了半天呆。我还记得她,印象是那么深刻,甚至还记得她用温柔的声音纠正我们的发音。但是已经两年了,我突然觉得她可能已经不记得我,毕竟那只是一个因为紧张就可以搞砸最后的语音课考试却还在假期询问她自己哪里做的不好的小笨蛋。

想到将来的某天,无意中提起我,即便她们都还记得起,我在她们的回忆中也将只是08级里的那个学生;这样的想法就足以让我心里闷闷的,疼疼的。

可是疼痛之后,依然没有改变。喜欢的那位社会学系的教授,我只能够和他用E-mail交流。虽然我依然选了他的课,但是面对面的时候,能做到的只有听,然后紧张地微笑。却连E-mail的交往也担心。害怕一不小心,让他觉得我只是个想要搞好师生关系,期末能求个好分数的谄媚的学生。每次下笔写他的课程作业之前,我可以花半个月选题,花一个月收集资料加思考。但是不敢让他知道。

唯一的一位,也许算得上是维持了良好的友谊的老师,还要追溯到高中,我的语文老师。她年轻而聪明,优雅而有活力。我曾是她最宠爱的学生,也许要算之一。经常会有点自我鄙夷地想,她喜欢我,只是因为我够显眼。一个可以把阅读答到满分,同时又愿意为了老师的要求在临考前改掉自己华而不实的文风乖乖写八股的学生,她怎么会不注意。得说服自己,如果我在她眼里只是一个足够乖的好学生,她怎么会愿意和我保持朋友一般的交流,这样才能把问候的短信发出去,而不用担心——她早已不记得我,联络只是打扰。

无法笃定我是有资格受宠的那个。因为担忧,而尽力保持礼貌;因为太过客气,反而推远了距离。………… 这种情绪太过矫情,放在平时,定然被自己恶心得恨不得敲死自己。可是此刻因为在意,所以方寸大乱。

叹气。去给那位社会学系的教授写E-mail了。

blurryyou: (Default)
2010-09-15 02:31 pm

咦@《江村经济》刚刚读完

豆瓣链接 - 江村经济

尽管作为国内外研究中国社会学的必读经典,但其实这本书读起来出奇地浅显好动。事实上这本书更像是一份利用科学的方法分类解构后,用文字描绘开弦弓村的素描。

《江村经济》成书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我没有考据,不过这本书许是第一本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有关中国社会尤其是农村社会的英语专著。除了先驱的地位之外,就是费孝通所使用的调研方法。

《江村经济》拥有特殊的成书背景。合上书卷之后思考的是,为什么这么多年之后,中国的社会学依然推崇费孝通的调查方法。

费孝通选取的江村,是一个名为开弦弓的普通的江浙村庄,但他在这个村子又不普通。他的姊姊在这个村子里拥有一定的个人威望,使得他拥有人情与经济上的支持可以深入到当地村名的生活中,完成这一个多月的调查。而他又非这个村子土生土长的村民,《江村经济》成书于他抽离中国社会、留英期间,使得他有足够冷静与客观。

这使得我联想,假若是现在做一份社会调查,如果倚靠政府与社区的力量,那么调查可以获得经济上的支持,也有足够的威信可以敲开人们的家门〖最典型就是人口普查和经济普查〗。但是与此同时,是否会因为这种威信得不到真实的数据〖最典型依然是人口普查和经济普查〗?而如若摒弃所谓权威的力量,那有如何能说服别人接受调查?

王小波在赞叹他的夫人李银河所做的社会调查的时候,尤其赞叹的一点是,李银河不倚靠居委会之类的力量进社区,强迫人们开口,而往往甚至是邀请到家里来聊天,等待对方主动开口。这样的调查“效率”几乎是必然低下,但是结果的真实性应该是不言而喻。特别是李银河所做的,是性生活以及同性恋文化方面的调查。

blurryyou: (Default)
2010-09-14 02:57 pm

呓@关于我的二十件小事

 

 

一套算得上问卷的东西…………最初是在偷窥别人的博客的时候看到,然后是在喜欢的作者的博客上看到,接着是在豆瓣上看到,看到太多遍,最后也不能免俗。笑。写这个其实是为了拖更多人下水。

 

1。是不喜欢收拾书柜,觉得随手丢书反而比较有感觉的邋遢鬼,但又是书本上、衣服上一丁点的污迹都不能放过的矫情的家伙。

2。看起来很龟毛地每张碟都要拖APE之类的无损压缩,但其实目的只是因为自己转的MP3不会有杂音。多次传播后的MP3文件常常会损坏——还是在龟毛。

3。至今对化妆品的概念只到洗面奶为止。

4。对衣柜里大部分衣物都是黑色、白色或者灰色非常满意。买衣服的时候通常认真考虑颜色鲜艳的,不过最终结果依然。

5。喜欢公仔。对熊宝宝和兔宝宝尤其没有抵抗力。我的书桌和床经常是全寝室最难收拾的,因为上面堆了很多公仔。而且每个都有自己的名字。

6。越来越多被人说成面瘫。还有男生写卡片给我称“被你睥睨的眼神秒杀过数次,至今仍心有余悸”。但是我觉得自己常常是笑容可亲。

7。最爱的最常进行的娱乐活动是发呆。完全没有意义地发呆。

8。因为入睡困难以及经常失眠,所以发呆也可以视作大白天睁着眼睛睡觉。起码是休息。

9。因为失眠,所以从中学起茶和咖啡基本没断过。最夸张的时候是绿茶和水的比例1:1,半天之内灌下1L左右的黑咖。

10。接上条。所以中学之前可以面不改色地灌中药但是坚决不能接受绿茶。15岁之后就每天面不改色地灌浓茶。现在经常被担心咖啡因上瘾。

11。曾经把《半月谈》当成通俗小说读,现在依然经常拿严肃刊物比如党报当消遣。后果是高考前有过成为检察官肃清“哔”和“哔”的不切实际的理想。更进一步的后果是现在开始犬儒。

12。喜欢肉汤里有香菜调味,但是坚决不吃香菜。不吃我觉得难看的食材,不吃我觉得可爱的小动物。

13。对女王的英语有固执的向往,但是经常被喜欢的演员或者角色拐去模仿美音。

14。写作课的作业,哪怕只有200词的限额也是如同挤牙膏一样痛苦。但是之外的许多时候,超字数是常态。

15。收到暗恋的导师的回邮,会执行“捂脸——头撞本本——跳起来额头贴墙冷静——泡茶——端茶回来假装若无其事——点开”的程序。收到作者的回邮的程序类似。

16。如果算上手机上网,每天保持互联网接入可以超过10个小时。不过IM在线的时间远远少于。

17。离开熟悉的地方立刻分不清东南西北。同时坚定地认为路痴不是萌属性。

18。讨厌陌生人。害怕和陌生人打交道。不过有时候也会因为环境陌生反而更放得开。

19。线上和线下性格不符。文字和本人性格不符。

20。据说这问卷是看到的人都得做=_,=,我期待能去偷窥。

blurryyou: (Default)
2010-09-14 01:52 pm

呓@译

 

 

算起来明天就要去上第三次翻译课。大三的翻译课以英翻汉为重心。笑,不然还能怎么样,我们这种破水平也没法汉翻英。

直到大三,我们才算是结束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开始专业核心课。有点迟,起码有点来不及未来的规划。不过我的乌鸦嘴不幸言中,我不喜欢我们的专业核心课

我可以每个月在自己上课自习发呆花痴吃饭睡觉的间隙里挤出时间做一两万字的翻译实践,但是我永远没有办法理解英语语言学这种玄而又玄的东西。……我知道理论研究是实践的基础,但是请恕我是个只愿动手的粗人。

做翻译的梦想并没有彻底熄灭,但是像是大部分所谓科班出身那样,研究生读英语语言学,可能继续把博士读完然后开始搞翻译理论研究,这样的路我大概是不会选择的。直到今天,在全国泛滥的外国语教学机构里,依然没有太多院校开设正式的翻译专业,不无道理。

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尤其被那些只搞理论的研究者复杂化之后,翻译的定义困难得可以写一篇专著。无论什么信雅达,我只是由自己那么多年阅读翻译文学,可自己这二三十万字的翻译经历觉得,能让目标语言的读者看懂,又能尽量保持源语言的风味,那就是好翻译。在这两个标准之间的钢丝绳上如何颤巍巍保持平衡,在下面仰着头指手画脚没有用,非得亲身上去走一走才知道。所以尽管偏执,但是我无法对纯粹的理论研究心存敬意。

问题却是,我们有无数的研究者搞的只是纯理论。

和别人争论的时候,我反复说的一句话就是,纯文学的翻译根本不需要硕士以上学历,我现在就可以;但是专业领域的翻译,我不行,研究生不行,博士还不行。英语专业的尴尬之处。自以为know everything,实际却是能做到know something about everything都珍稀。

开学以来一直在思考,英语专业到底都在做什么。

室友选修了英国诗歌鉴赏的专业选修课,第一堂课的作业就是翻译几首诗。我可以也愿意站在她身后做个义务的顾问,毕竟这几年歌词也翻了好几首。但是在英国文学的专业课上,我只能拿死鱼眼瞪着面前的课本。我可以也愿意大声吟诵Beowulf,赞叹古体诗的头韵,心情为了史诗的悲壮而激荡;我却没有办法让自己真的把课本上的文学分析看进去,它们对我只是一个个单词,不成意思。

真是对不起那个曾经是文学少女的自己。转变在何时?明显的变化是在大学,但是细数应当是高中时期就有征兆。对所谓纯文学愈发消遣的态度,伴随对资讯的渴求,甚至恐慌。但我终究理解了为什么当年我的一个颇有远见卓识的聪明人老师说的话,无论如何,大学还是值得去读的。她说的值得不仅是在学业方面,更多的是在人生与见识方面。

本专业考研的两大方向都被彻底堵死。也许我也是未能免俗,被这个快节奏的社会荼毒得浮躁的那群人。大概就是浮躁,忙碌之后点开Word的字数统计可以让我通体舒畅,这是对着一篇素材琢磨它的语言学特征永远无法带给我的满足感。认真考虑跨专业考研中。也许将自己四年的专业语言训练贡献给另外一个方向会是不错的选择,起码,我还可以做个专业的翻译。

blurryyou: (Default)
2010-09-08 01:35 pm

呓@The Catalyst

 

 

题目是Linkin Park新砖里的一首歌。

那天晚上突然失眠。被自己惊醒过之后就再也没有睡着。天还很早,或者说夜还很深。抱着被子,能听到窗外的蝉鸣,还有室友酣眠的声音。没有敢再合眼。于是等到天开始亮,在黎明到来的时候才昏沉了半个小时。然后起床。给自己冲双份的咖啡。不再是当年的年轻了,于是不能够在通宵之后安然地去上课做事。起床气很重,头脑很晕,走路的时候脚下很虚浮,像是醉酒。虽然从不让自己喝醉。

给同学安排班里事务的时候,因为头晕被绊到,又趁着头晕转圈,才避开摔倒的糗状。双份的咖啡因在胃袋里作用非凡。逐渐清醒,兴奋,小小的心脏在胸腔里跳起应该担心的节奏。抬手的时候,手有点抖。不知道是咖啡因的作用还是因为血糖低。分不清。

下午幸好没有课。在天光里终于能够睡过去。MP3里低低的声音。起床之后也没有神奇地神清气爽。冲凉,然后把自己挂在阳台的栏杆上。有风吹过。刚刚剪短的头发垂下来,半个身子俯在栏杆外面,隔着发帘漫无目的地看。等头脑慢慢清醒。毕竟还算年轻,一个下午的调整又恢复过来。想起来中学的时候。睡不着,或者也是被自己吓醒。然后一直等天亮,在最初的天光里蛰伏一小会儿,然后若无其事地做一个乖巧勤奋地学生。起初没有人知道,渐渐疲态显出来,终于瞒不过。不过爸妈直到现在也不知道我不仅很难睡着,而且常常不睡。

以为大学之后已经好很多。只不过是睡着得晚些。再没有过连续的持久的失眠。室友看见牛饮一般地灌咖啡,问看你精神还不错怎么喝这么多。笑,昨晚没睡。她们问起,我却解释不清。只不过是一个梦而已。有时候纠结就是这样,说出来之后自己也会觉得荒谬。只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有关追逐和逃命和梦。都是自己吓自己。

blurryyou: (Default)
2010-09-06 03:58 pm

SOS:

………………暂时无法翻墙。但是在校园网的牢笼里想登陆论坛只能翻墙。所以我面对一个无法更新的论坛,虽然我现在手里还有五千字的GP&AoT什么的。

………………说实话我是挺想正大光明地拖稿的,毕竟连网页都打不开我更新个毛啊。不过我是个有良心的译者〖请自动带入丽塔·斯基特〗,我怎么能不打招呼就停更呢。

………………于是现在除了求校对君之外苦求能在我爬不上坛子的时候帮我更新的亲友。我提供我的号,那号还有100的阅读权限呢你们可以去Miseducation of Severus Snape翻译计划那个帖子偷窥我们翻译组面对超·哔的文有多么苦逼〖…………〗!

………………不过如果和校对君一样,苦求却求不到的话………………我暂时停更?

 

最近在背考研单词。今晚灵机一动开始一边背单词一边写HP版的考研红宝书。

例句:

Cohesive: The Order of Phoenix was a cohesive organization against Lord Voldemort.

所以你们看,我还有一项造福考研的HP同好们的崇高事业,我真的不怎么忙更新…………

 

不过为了我的小人不被做成针垫。小广告!

blurryyou: (Default)
2010-09-05 01:19 pm

呓@法令纹

 

阴翳。不知道嘴角的严苛从何而来,自然也不知道何时能消。仿佛已经这样,套牢了面具。欢愉是咖啡的香气。喝空了的杯底总有难清洗的渣滓。目之所及,现实或者虚拟,乃至翻译,都是压在嘴角的重量。大笑散去,颊边的肌肉沉重。

累了。去睡。

blurryyou: (Default)
2010-09-04 02:43 pm

呓@Breath in Your Fears

 

Batman Begins

编剧: Christopher Nolan / David S. Goyer
导演: Christopher Nolan
主演: Christian Bale / Michael Caine / Liam Neeson / Katie Holmes / Gary Oldman / Cillian Murphy / Tom Wilkinson / Morgan Freeman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官方网站: http://batmanbegins.warnerbros.com/
上映时间: 2005-06-15
语言: 英语 / 汉语普通话

imdb链接: tt0372784

&

The Dark Knight

编剧: Jonathan Nolan / Christopher Nolan
导演: Christopher Nolan
主演: Christian Bale / Heath Ledger / Aaron Eckhart / Michael Caine / Maggie Gyllenhaal / Gary Oldman / Morgan Freeman / Cillian Murphy / 黄经汉 / 陈冠希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英国
官方网站: http://thedarkknight.warnerbros.com/
上映时间: 2008-07-18
语言: 英语
imdb链接: tt0468569

我只看过Batman系列的两部电影。以上两部。本来着实不应该品头论足,毕竟Batman系列的导演个人风格都非常鲜明,仅凭借同一位导演的两部电影,便要说说Bruce Wayne,就好像看了两篇同人就要去评论人家角色一般。

Breath your fear. 这是在Batman Begins中Wayne的师父对他说的一句话。就如同Lupin对Harry说,“很聪明,说明你最怕的是恐惧本身。”孩童时的Wayne也许因为那一次的受伤,一直害怕蝙蝠,但父母遇害之后,他害怕的是自己的恐惧本身。

恐惧让他失去了家人,恐惧让他无力,恐惧让他内心阴暗丛生。当年杀死父母的人获得缓刑的那场审判,他口袋里揣着枪。虽然最终他未能手刃对方,在导演的处理下,我也和Rachel一样相信,那只是他没有机会,而并非没有意愿。幼年好友的一巴掌,Wayne被打醒,他逃走了。

逃避长达七年。前几年混迹于黑暗之中,与罪犯为伍。他体会的不仅是罪犯的心理,更多的是强迫自己面对恐惧。

Christian Bale的相貌气质是他演绎Wayne的助力。天生凉薄的嘴唇,抿嘴的时候几乎薄成一条线,无尽的隐忍与坚定。并非优质偶像的脸,眉骨和颧骨突出,眼神愈发深,笑起来也不好看。夸张点说,天生一张苦大仇深却又表面伪装的脸。Wayne游历归来后第一次进入蝙蝠洞,他在成群的蝙蝠的漩涡中间闭上双眼,强迫自己感受恐惧。那张脸面无表情,甚至眉头都没有明显地皱起,但眉间似有若无一道痕迹,以及抿起的嘴,就是一个受了伤还偏偏往自己伤口上用劲自虐的形象。Batman以年轻的亿万富翁形象示人的时候,那张脸舒展开,有时甚至挤出抬头纹,摆出纯良的表情。而Bruce与Batman两个人格之间的切换,往往只在他嘴角的一个下沉。

Wayne对于Gotham的坚持,更像是对早逝的父亲的移情。披上黑色斗篷无往不利的Batman,在Christopher Nolan和Christian Bale的演绎之下,依然是个孩子。〖这一点在身高上尤其明显,6英尺的Bale扮演的Batman貌似只比Rachel高,笑。〗他在Fox的R&D里试开自己的新战车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更像是得到玩具的孩子,而不是利器加身踌躇满志的super hero。唯有隐身于自己的恐惧之下成为Batman才显示出那么一点英雄的气场。

于是在The Dark Knight中,Joker以市民要挟,Wayne被迫要放弃自己的伪装,这一抉择对他才如此艰难。一直以Rachel的承诺作为回归平凡的理由,不断提醒自己。他的恐惧亦是他的利器,他的保护色,失去恐惧这件事也让他恐惧。

It’s my fault… If I hadn’t gone scared…”刚刚失去父母的Bruce这么对Alfred说。而无论他年幼,无论他浪迹在外,还是他赋予自己Batman的名字,这句话他都不曾忘记。对Batman青眼,就是因为骨子里的这一点平凡。他并非无所畏惧。

 

扶额……用看文艺片的心态看类型片。最近看Christian Bale其他的“文艺片”的惯性……

PS: Machinist里的Christian Bale真是瘦得不忍入目;Batman里的肌肉块又有点不衬他那张凉薄的脸。还是American Psycho或者Equilibrium里的感觉比较顺眼。

blurryyou: (Default)
2010-09-01 01:42 pm

呓@我称之为“回来”

 

08-30 返校 打扫卫生 洗衣服

08-31 班务 洗衣服

         晚上让本本从上铺做了一个自由落体,神奇地没有摔坏显示屏,只是外壳破相。两年前挑本本的时候,冒着售后维修配件可能断货的危险,选择买一款即将停产的机子。虽然当年伊是默默的大众款。虽然伊本来就不是美人。虽然伊一点也不妩媚一点也不娇艳。但是这一刻真是谢天谢地T T。当年我太英明了。联想的电脑真是结实啊,村姑一样地结实〖本本: = =〗!

         〖这不是小广告,物美价廉的联想旭日两年前已经停产,现在联想所有系列的电脑全部不推荐。〗

09-01 Bravo! 开学了~

          开学第一堂就是翻译课。老师是翻译方向的博士。看起来很年轻,不过据说是已经出版过自己的翻译作品。因此这人最得意的一件事就是——和单纯的翻译相比,他有翻译理论;和单纯的语言学研究者相比,他有翻译实践。 当他作为Introductory course地说道:你们如果想怎么怎么样,每个人在研究生之前最少都得有十万字的翻译实践——七万字的英译汉,三万字的汉译英。我心里油然一股自豪感。

         用的教材是最经典的上外出版社的《英汉翻译教程》〖跟我一起默念:最经典的就是最古板的〗,传说中在他当年用这本书的时候,这本书的累积发行量已经突破150万。他问:你们知道150万的发行量是什么概念么?我在下面小声回答:知道,意味着我们有超过150万的竞争对手,还不包括民间翻译和字幕组

         被这个老师抓壮丁。因为我是学习委员,comrade in charge of studies, or commissary in charge of studies, or the girl of class committee in charge of studies〖这么纠结的翻译不是我想的,知识产权属于那位老师= =〗。劈头盖脸就是下马威——Vanity Fair:Bilingual Reading and Evaluation. 要交报告。还有Reporting, etc.…

         下午蹲图书馆的时候,做了一点那本书的练习题。感想只有一个——果然“正统的”翻译和Fanfiction翻译半毛钱都没有。真的很想知道,为什么英译汉的时候题目还要规定这句话一定要把原文的哪个短语做反义翻译啊!——好吧,又是同样的理由:基本功训练。

         明天上午有院长的课,英语语言学,希望它不要很boring,尽管我觉得可能性就如同Sherlock津津有味地看Telly。还有英国文学。这么说来明天的专业课就是未来本专业考研的两大方向的基础课,zOMG…

         课程很繁重,我去洗洗睡。

blurryyou: (Default)
2010-08-29 07:37 am

BGM - 恍然间,你是心口的蚊子血

Playing My Game

by Lene Marlin

from Playing My Game

Wont open my mouth,
You know what Ill say
It hurts me that its gotta be here this way
I can no longer hide
God knows Ive tried
I held on as long as I could
If I could change it, I would
This is the way I am,
And this is what I do.
I cry my tears
But theyre not for you
Playing a game
I know youve done too
I shouldnt have waited,
But still its all the same
Cause you know,
Im just playing my game.
Close your ears if you dont like the sound of my voice
Youre acting like I
Like I had a choice
But to leave you behind well,
Ive made up my mind.
I cry my tears
But they not for you
Playing a game
I know youve done too
I shouldnt have waited,
But still it is all the same
Because you know,
Im just playing my game.
Dont hold me with your eyes
The light in them I cannot see,
No need to blind me
Theres this darkness where I walk
You thought you had your future
All figured out.
I cry my tears
But theyre not for you
Playing a game
I know youve done too
I shouldnt have waited,
But still it is all the same
Cause you know,
Im just playing my game,
Im playing my game.

本想翻这首歌的歌词来着; Lene Marlin算得上我最爱的流行女歌手。但是终于还是放弃。歌词很简单。但是我没有能力在歌词一般精湛优美的语言中转述它本身的意境和我体会的情绪。最简单的也是最困难的。

最近听的音乐很纷杂,听的时候都很high,Selfish Machines有很强的EMO风,适合一个人在家无聊长草发泄用;Versus Video Games单听名字就知道,这是对经典游戏音致敬和“篡改”,虽然从不是player不过一直是游戏音的拥趸。

Artist Album Genre
Avenged Sevenfold Nightmare Metal
Pierce The Veil Selfish Machines (Deluxe Edition) Post Hardcore
Daniel Tidwell Versus Video Games Metal

 

但是想找一首能代表最近心情的音乐的时候,找到的却是几乎要压箱底的Lene。Lene的专辑绝对算不上最常播放的曲目,无聊如我常常爱了某首歌就会一天到晚地单曲,然后很快丢到脑后。不过她算得上我最长情的歌手。隔上一段时间总会扒拉出来,一整个下午一首一首听。

心情的郁结并非我能控制。片刻之前还high得跳脱,突然就沉郁了。与父母小吵一架,回到自己房间之后打开播放器,却在不停下一首,直到Playing My Game。Lene的歌其实算不上治愈。对苦逼的心情几乎雪上加霜,只是会慢慢让人安静下来。

她的音色也许算不上抓人,但是只要她一开口,就能在纷纷扰扰之中认出来。歌声,音色,都是淡然的。有人说在她的歌声中听到了绝望和苦痛,有人说在她的歌声中听到了甜蜜和温暖。情由心生,我只听见淡然。

同样来自北陆,来自加拿大的Avril几乎人尽皆知,来自挪威的Lene大约小众许多。Lene其实不是做流行歌手的料,套用国语音乐的话,她应该叫做小清新,和陈绮贞共通点应该更多。笑,不过陈绮贞我坚决跳过,Lene则一直迷恋。北陆出来的女孩子,火爆和淡然,竟然没有违和感。

Lene Marlin,我可以在她的每一首歌里找到契合的感情。现在我的心情就如这首歌。

blurryyou: (Default)
2010-08-26 10:26 am

呓@恍若一梦雨翩跹

感觉起来还是可以一手从果盘里揪葡萄吃,一边眼巴巴地等娘亲切哈密瓜的时候,一梦醒来,就到了可以找衬衫的天气了。

秋天秋天秋天,高中时代做文学少女的时候,不知为了伊写了多少字。现在依旧心心念念可以穿各种秋衣,只是没有伤春悲秋的心情。

嗟叹一叶落而知秋,还不如感慨自己再也装不了嫩黄瓜。

明明在淅淅沥沥地下雨,不过气温降低,这样的天气反而觉得清爽。最适合炒冷饭看电影。翻旧时侯攒下来的报纸,看到一枚头像,那是几位见到我必定不顾形象高呼名讳的大叔之一,Al Pacino阿尔·帕西诺。

 

目光炯炯,鬓角凌乱,嘴角冷峻,脾气火爆。

当年《教父》里尚算得上风华正茂,以及后来《闻香识女人》里已经被诵念到烂大街的一舞探戈。

勾得人心痒。

Lieutenant Slade大约是他银幕形象里唯一算得上绅士的一位〖我们都暂时失忆忘记他给Charlie讲OOXX还有开着跑车在码头横冲直撞什么的〗。唯一的一次,给他带来了一座奥斯卡。

现在想想真是古怪。那个时候明明是最乖不过的小孩,喜欢的却都是这样算得上臭名昭著的人物。曾经因为一部电影爱死了Nicolas Cage。

Leaving Las Vegas

编剧: Mike Figgis
导演: Mike Figgis
主演: Nicolas Cage / Elisabeth Shue / Julian Sands / Richard Lewis / Steven Weber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法国 / 英国
又名: 两颗绝望的心 / 离开拉斯维加斯
imdb链接:
tt0113627

Cage扮演的是一个潦倒失意的可怜虫,整日醉生梦死,甚至于爱和性都成了次要。因为迷恋这部电影,几乎看完了那个时期Cage的所有电影。可惜他越来越正常,越来越像是一个忧郁的孤胆英雄,默默地,他的名字几乎避之唯恐不及。

被勾起了回忆,突然想看火爆的Al Pacino,就像是Por Una Cabeza的名字,只差一步,看他的电影,永远差了一部。没有一滴浓情蜜意,只是那么斩钉截铁的故作潇洒。

可惜不过是想想而已。

打开本本的时候,迎接的是蓝屏和hard error warning。细想半天,不是系统错误,就是内存损坏。先重装系统。果然,重装了系统之后又可以正常开机了,乐颠颠地把用惯的软件一个个地装进去。调试好之后杀毒。

杀毒软件是德系的经典小红伞。反复提示某个隐藏在system32里的winlogon是木马。琢磨许久觉得这个文件怎么看怎么像是系统文件,不过处于对小红伞的绝对信任,拖出去斩了。结果重启之后系统再次崩溃。终于想起貌似昨晚关机前杀毒,也查出了这么一个“木马”。悲摧地在一天里装第二次系统,重复打补丁装软件的过程。

在装杀毒软件的时候斟酌许久,已经用惯了小红伞,且伊一贯表现优秀;但是两次的“误杀”实在有点担心。于是现在还是裸机上网,各位请勿发送病毒测试。

PS: 两次装机之后,QQ以及TM处于打开对话框就崩溃的状态,暂时原因不明,企鹅假死,联络请邮件。

blurryyou: (Default)
2010-08-25 02:43 pm

咦@CCTV in Britain

CCTV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闭路电视

在新时代依旧掌控着英国政府并且是最大的情报贩子的Mycroft Holmes那手调动全伦敦的CCTV监视弟弟同居人的手段十分霸气,印象深刻。

记忆中,伦敦号称监控最严密的城市……今年我还利用翻墙和伦敦的CCTV去偷窥过3D爱丽丝的首映广场。

英国是世界上监控力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全国大概有420万个闭路监控摄像头。而伦敦作为监控最严的城市,平均每天每个公民被拍摄的次数达到300至600次之多,时间超过三个小时。超过6000个摄像头覆盖于272个地铁站和车厢内,而公交车内几乎全部安装了摄像头。

感觉起来还是难以置信的,毕竟西方对于隐私权的重视远远超过我们。这样的数据假若在国内公布,大约都会引起恐慌和抗议,更何况是英国。

CCTV在伦敦进行监控录像之前必须首先提醒公众,否则偷拍视为侵犯人权

看到另外一条tips的时候,也大概明白了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英国人在CCTV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50万部摄像机监视英国人
“9·11”事件之前,要美国人同意将自己置于监控摄像机下,即在政府办公大楼、购物中心、地铁、体育场馆里随时随地受到摄像机的监视,那似乎是难以想像的事。但过去10年来,英国人却一直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因为英国人早就体验了恐怖分子给他们带来的恐惧。
1993年和1994年,爱尔兰共和军在人口密集的伦敦金融区引爆两枚炸弹。那两次恐怖事件促使政府在该城的8个入口处安装了闭路电视摄像机。在公共场所安装的这些闭路摄像机已为民众所接受,称之为“空中友好之眼”,连偏僻乡下的小村庄都计划安装自己的闭路监控系统。

CM进入S03开始,到了S04尤甚,就是Garcia越来越多地承接利用CCTV排查和寻找unsub的剧情。多少也是让人无所遁形的新时代的折射?

想起两三年前看到的报道,美国《大众科学》杂志记者做了为期一周的隐身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信息时代,你无处可逃”。

信息时代你无处可逃
编译:无名草

在信息技术空前发达的今天,想要在繁杂社会中隐形并不容易。手机、GPS、电子地图、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个人信息大自于天下。为了解自己的信息被泄露到何种地步,自已是否可以在正常的生活状态之下不被人找到,美国《大众科学》杂志记者做了一次为期一周的隐身试验。
任何时候只要你登陆互联网,你的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就会知道你在线,它还会跟踪你的其他行为。
高科技的发展大大方便了现代人的生活,仿若一张无形大网将彼此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联系在一起。各种暴露私人信息的高技术装备层出不穷,个人的隐私也变得越来越透明。


高科技=无隐私?
2006 年,曾是情报分析师的安全顾问大卫?霍兹曼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搜集所有涉及自己的公开信息,想知道自己的信息究竟被发掘到什么程度。他在网上搜索自己的信用文件,查询在亚马逊网的交易记录,翻出自己的信用卡和电话账单,做了一个DNA分析,保留了所有电话、电邮和网站访问的记录。当他把这些信息全部汇总起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已经赤裸裸地曝光于天下,就连他曾行过割礼也能被查到。
美国《大众科学》杂志的女记者凯瑟琳?普莱斯效仿霍兹曼,做了一次隐身实验。不同的是,霍兹曼是尽力挖掘自己的信息,而普莱斯是尽量掩饰自己的信息,同时保持正常生活。
普莱斯请来了电子隐私信息中心的隐私和法律专家霍夫南格尔做隐形指导,霍夫南格尔给出了如下建议:所有商品用现金支付;不要用手机、座机,不发电子邮件,上网冲浪用匿名服务;远离政府和机场这类探头多的建筑,戴帽子和墨镜,开车不去自动收费口;不买机票,不租汽车,不结婚,不生孩子,不买地产,不用超市购物卡甚至不买药……
通讯:匿名电话费周折
在取够了7天用的现金后,普莱斯正式开始了隐身实验。
她的第一步是买一部匿名手机,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因为她原来的手机商保留了她每一个接听和打出的电话记录。此外,实名手机还会泄露普莱斯的所在地。1999年联邦通信委员会要求美国所有手机都使用定位技术,这样即使手机关机仍可通过定位找到机主。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是反恐的需要,它还使广告商得以在潜在顾客经过某家商店时利用GPS发送短信优惠券来引诱他们进店购买商品。同时,手机信号还可以用来实时查看机主在电子地图上的确切位置。
戴好棒球帽和墨镜出门,普莱斯来到了一家AT&T商店。注意到天花板上那几个黑色的半球形监控探头后,她机敏地把头压低。尽管普莱斯一再申明不想让自己的信息曝光,但是营业员在付款时还是坚持索要她的个人信息。结果,普莱斯只好去了另一家手机店。
在那里,一个年轻的职员按照普莱斯的要求,把普莱斯化名为迈克?史密斯。尽管普莱斯的新手机算是匿名了,但她还得小心使用:伪装每个打出的电话,尽量少接来电,因为所有进出记录都会让别人发现这并非是“迈克?史密斯”在使用手机。她选择使用预付费卡,更改手机时看不到任何来电显示。
再说说匿名通话吧。当普莱斯打电话给她的电话服务商,表示不想公开自己的CPNI(用户专有网络信息)时,一个声音马上宣布,这通电话是被监控和录音的,于是普莱斯只好要求在未录音的线路上通话。结果接线员表示,所有的线路都是自动录音的。如果不想被录音,就必须等待接线员有时间回拨给你,代价就是必须白白等待至少一小时的时间。
互联网:隐形难比登天
如果你觉得匿名电话困难的话,那么要隐藏在互联网上的活动简直就比登天还难。
任何时候只要你登陆互联网,你的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就会知道你在线,它还会跟踪你的其他行为。2005年欧洲议会通过立法,要求手机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保存半年至两年的电话和在线活动记录。2006年美国司法部长和FBI局长私会美国主要的ISP,要求他们也要保留两年的数据。
当你发送一封未经加密的电子邮件,它就可能会被中途拦截,存在某台服务器上,即使你删除了邮件都没用。此外,你浏览的每个网站都会保留访问,在每个页面上逗留了多久、滚动翻页和鼠标点击的习惯均被一网打尽。
于是,普莱斯决定使用匿名网络服务。她注册了Anonymizer匿名网络服务,这是一个老牌的提供匿名访问服务的网站,允许使用者匿名访问其他网站。相当于在电脑和访问的网站之间扮演了代理人的角色。尽管天不知地不知,但Anonyinizer当然知道,尽管这家公司宣称不会保留用户的访问信息,但还是不让人放心。
如果不放心Anonymizer的话,还可以使用最知名的Tor代理软件。不过按照霍兹曼的说法,如果你真想要做到完全匿名,最好的办法就是别使用自己的电脑,买一台新电脑,并且从来不上网。由于普莱斯没有新电脑,但必须用电脑工作,她决定蹭一下邻居家的网络,或者使用公共场所的Wi-Fi热点上网。
一旦登陆上网,接踵而来的是其他挑战,比如cookie,这是一种小容量的文本文件,是被访问的网站留在你电脑里的记号。当你再次访问的时候,网站就会记得你。所以,如果你想匿名上网的话,必须关掉cookie。
生活:处处泄露踪迹
连续的几个隐身实验搞得普莱斯精疲力竭,于是她决定上一堂瑜伽课来放松一下。为了不在运动时留下痕迹,她潦草地签了个谁也看不懂的名字,并用现金付款上课。就在她以为计谋得逞时,下课后,老师拿着一张纸说:“19号学生能否出来一下,他们认不出你的签名。”
要在交通方面遁形就更加麻烦,因为这就意味着普莱斯不能开车经过任何收费站,因为那里布满了探头。如果选择用自动付费系统,那等于有一个预付费账号,你又留下了自己的个人信息。
还有一种东西叫EDR(事故记录器),也就是汽车的黑盒子,这个安装在车里的小东西能监控车主的车速、刹车和安全带的使用记录。如今EDR的应用很广泛,如果驾驶者注册了通用公司的OnStar汽车安全信息紧急救助服务的话,当他撞车了,系统会通知OnStar派人前来救助。
从2009年起,OnStar将能够遥控关闭汽车加速器。此外,On-Star还将安装双向麦克风,那头可以远程打开麦克风同你通话,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偷听了。
最终,为期一周的隐形实验搞得普莱斯几乎走投无路,因为她惊讶地发现,在现代社会,想要活得不被人找到就意味着完全不能正常生活。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今天,现代人的信息已经完全没有了保障。围绕隐私的讨论似乎让公众感到自己身处“间谍”社会,时时会被他人偷窥,社会学家称其为新技术对道德伦理的一次冲击。科技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观念的发展,也许以后人们会放弃隐私就像从前人们放弃禁止女人暴露手、脸以外的部位,到那时,科技又将带给我们什么呢?

blurryyou: (Default)
2010-08-24 08:50 am

咦@眼镜诱惑: Hero中的H.R.G vs CM中的小男孩<<节译

原文链接:http://featuresblogs.chicagotribune.com/entertainment_tv/2006/11/specs_appeal_he.html

 

今秋剧集中什么才是最热时尚单品?答案就是书呆子气质的眼镜。

balabala…〖以下省去对H.R.G的花痴和介绍〗

Dr. Spencer Reid

角色: 特别探员Dr. Spencer Reid (Matthew Gray Gubler)

剧集: CBS电视剧“Criminal Minds”

类型:一个对连环杀手无所不至了如指掌的geek专家。毫无疑问这会让他在鸡尾酒会上非常受欢迎。〖插话:表示本文作者您OOC了〗

装扮:傻乎乎的毛线衣之类标准的Geek派着装。Reid给人的印象是他不会是经常光顾定制服装店追赶潮流的人——他更像是把自己藏在食人族相关的大部头书本后面的那一型。

特质:典型掉书袋却社交无能的天才。但是在镜片背后,却藏有Reid笨手笨脚的独特魅力,以及决然的勇气。

趣闻:尽管Reid是在Criminal Minds最近几集才开始戴眼镜的,不过他可不是为了跟风H.R.G.。CBS的一位女性发言人说,Gubler开始戴眼镜——对了,这一副眼镜其实是演员自己的——是因为加州的过敏季开始,他没法戴隐形眼镜了。

…………终于明白Reid为什么前一季没有戴后一季没有戴只有那一季戴眼镜了。

blurryyou: (Default)
2010-08-24 01:58 am

咦@CM & TBBT Return


Esprits Criminels - Promo de l'épisode 6X01 (#1)
Uploaded by kevin4050. - Classic TV and last night's shows, online.

上面的视频看得到吗看得到吗?不枉我特意订阅了Spoiler TV的消息,就是为了第一时间知道啊哈哈。

当然了……这是昨天的promo。今天的消息里就有Press Release了~〖Spoiler TV戳这里,Warning: 需翻墙

Criminal Minds - Episode 6.01 - The Longest Night - Press Release

"The Longest Night" - The BAU team closes in on the serial killer as he continues his murder spree throughout Los Angeles - with Detective Spicer's kidnapped daughter as his hostage - in the conclusion of last season's cliffhanger, on the sixth season premiere of CRIMINAL MINDS, Wednesday, Sept. 22 (9:00-10:00 PM, ET/PT) on the CBS Television Network. Tim Curry ("The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 returns as serial killer Billy Flynn and Robert Davi ("Profiler") reprises his role as Detective Adam Kurzbard.

一句话总结就是美国时间9月22日晚BAU继续上一季没有完成的任务。不过J.J.要走了,Emily的戏份要被砍,CM的长驻活跃女性难道只剩下Gacia?!

Hotch最后的念想Haley在第五季便当了,Rossi的“那位女性”从未出场就便当了,如果不是盘点BAU的桃花运都已经想不起的Reid的Lila,还有盘点不过来的桃花如春水的Morgan的Honey A/B/C,BAU在FBI里也算得上最没女人缘的单身汉集中营。现在砍掉两位活色生香的近水楼台,编剧你们打算效仿BBC自High吗?←不过我不介意。

CM的同窗好友TBBT也Press Release了~〖Spoiler TV戳这里,Warning: 需翻墙

The Big Bang Theory - Episode 4.01 - The Robotic Manipulation - Press Release

Mayim Bialik ("Blossom") Guest Stars
"The Robotic Manipulation" - Penny finds herself along for the ride on Sheldon's first date ever; while Wolowitz finds a new use for a robotic arm, on the season premiere of THE BIG BANG THEORY, Thursday, Sept. 23 (8:00-8:30 PM, ET/PT) on the CBS Television Network.

一句话总结就是美国时间9月23日晚TBBT里的Nerds继续折腾。不过我要高亮Sheldon's first date ever谢耳朵人生第一次约会啊。

blurryyou: (Default)
2010-08-24 01:16 am

呓@NERD

你才nerd,你全家都nerd。

无意中看到豆瓣一条推荐。一个测试,有关“你到底有多书呆子”。鉴于最近重迷Dr. Reid这个小nerd,& “从小到大都被说成nerd我要科学破除迷信”的心理。然后掉坑里了。

测试戳这里Warning: 这苦逼的测试是英文版的。

……然后应该说我不负众望地拿到了95?!

Supreme Nerd. Apply for a professorship at MIT now!!!

默默地默默地,在心底用英文国骂了一句。FUCK… 人生理想虽然不至于到dance queen的那种肤浅夸张的程度,但是这样“你们统统沆瀣一气欺负人”真的好吗?

PS: 虽然我是文科生,但是我喜欢Cal Tech多过MIT。因为那里毕业了SheldonReid=_,=。〖我知道这句话没有半点逻辑,下学期我就去选修逻辑学〗

blurryyou: (Default)
2010-08-22 02:23 am

呓@I’m Here

2009-08-21

2009-08-22

2010-08-22

365天,一年,一个回环,不过并非一个回到起点的圆。

一年,相对于过去的19年,发生在这一年的改变并没有翻天覆地到判若两人。或许这的确是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的一年,只不过升了年级,长了年纪。

原本记忆中那一天就是模糊的,到了现在更是如此。据说把所有人吓到的情景对我而言只是别人的讲述,我记得的更多是之后。出入医院,一盒一盒买回来吃下去的药,以及莫名其妙就被所有人当成易碎品的转变。哦不,最后一点其实不确切,很长时间以来对我的描述都有一条身体不好。

并不想把那件糗事现在再拉出来回忆一遍,而且在我的感觉中,最narrow escape的也并非那一次。毕竟我对很小的时候一次被水淹的记忆都比这深刻,至今依然没有搞清楚上次的电解质失衡是碘缺乏还是碘过剩。

一直拒绝承认这是病。不过有乖乖遵医嘱。定量服用一点药物。翘掉所有运动量堪比军训的活动。复查。其他时候依然活蹦乱跳地宅着,依赖咖啡,迷恋巧克力。暑假的时候依然和爹亲连续打一个小时的羽毛球,依然汗流浃背。夜里惊觉,和小时候一样,习以为常,很快睡去;often stay up。偶尔摸着它伤春悲秋唏嘘一下,很快就被自己激起一层鸡皮疙瘩。

娘亲泡茶给我,杯底沉了几片据我看来像是生姜片的东西。老实问干嘛给我喝姜汤。被敲,是西洋参。第一反映是TVB剧集里暴发户语气的“夫人给我泡杯参茶”,囧得一塌糊涂。说我那么年轻喝这个干嘛。被狠剜了一眼。掏手机Google西洋参。哦,明白了。

就是这样,除了真的不舒服的时候,更多的是被提醒。前两天又被念。爹娘看电视剧,看到一姑娘自己生病不和家里说,两个人同时想起我。我讪笑,不是检查结果拿到之后就跟你们汇报了么;的确是等到省亲的时候才告知细节。现在想想,当时好像的确也是因为虎口处被医生掐出的伤口叫他们给看见了,再瞒不下去。

只想说我自己心态很平和,平常很不当成一回事,甚至经常忘记吃药〖Well…〗。毕竟无论是去年,还是幼童时被水淹,或者孩童时差点和车轮亲密接触,I’m here, 于是这些都只是记忆,都是拿出来调侃自己的糗事。就像小时候,一个人玩两个人的游戏,我很有自娱自乐的精神。

娘亲,我可不可以把参茶换成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