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rryyou: (Default)
[personal profile] blurryyou

CCTV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闭路电视

在新时代依旧掌控着英国政府并且是最大的情报贩子的Mycroft Holmes那手调动全伦敦的CCTV监视弟弟同居人的手段十分霸气,印象深刻。

记忆中,伦敦号称监控最严密的城市……今年我还利用翻墙和伦敦的CCTV去偷窥过3D爱丽丝的首映广场。

英国是世界上监控力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全国大概有420万个闭路监控摄像头。而伦敦作为监控最严的城市,平均每天每个公民被拍摄的次数达到300至600次之多,时间超过三个小时。超过6000个摄像头覆盖于272个地铁站和车厢内,而公交车内几乎全部安装了摄像头。

感觉起来还是难以置信的,毕竟西方对于隐私权的重视远远超过我们。这样的数据假若在国内公布,大约都会引起恐慌和抗议,更何况是英国。

CCTV在伦敦进行监控录像之前必须首先提醒公众,否则偷拍视为侵犯人权

看到另外一条tips的时候,也大概明白了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英国人在CCTV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50万部摄像机监视英国人
“9·11”事件之前,要美国人同意将自己置于监控摄像机下,即在政府办公大楼、购物中心、地铁、体育场馆里随时随地受到摄像机的监视,那似乎是难以想像的事。但过去10年来,英国人却一直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因为英国人早就体验了恐怖分子给他们带来的恐惧。
1993年和1994年,爱尔兰共和军在人口密集的伦敦金融区引爆两枚炸弹。那两次恐怖事件促使政府在该城的8个入口处安装了闭路电视摄像机。在公共场所安装的这些闭路摄像机已为民众所接受,称之为“空中友好之眼”,连偏僻乡下的小村庄都计划安装自己的闭路监控系统。

CM进入S03开始,到了S04尤甚,就是Garcia越来越多地承接利用CCTV排查和寻找unsub的剧情。多少也是让人无所遁形的新时代的折射?

想起两三年前看到的报道,美国《大众科学》杂志记者做了为期一周的隐身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信息时代,你无处可逃”。

信息时代你无处可逃
编译:无名草

在信息技术空前发达的今天,想要在繁杂社会中隐形并不容易。手机、GPS、电子地图、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个人信息大自于天下。为了解自己的信息被泄露到何种地步,自已是否可以在正常的生活状态之下不被人找到,美国《大众科学》杂志记者做了一次为期一周的隐身试验。
任何时候只要你登陆互联网,你的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就会知道你在线,它还会跟踪你的其他行为。
高科技的发展大大方便了现代人的生活,仿若一张无形大网将彼此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联系在一起。各种暴露私人信息的高技术装备层出不穷,个人的隐私也变得越来越透明。


高科技=无隐私?
2006 年,曾是情报分析师的安全顾问大卫?霍兹曼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搜集所有涉及自己的公开信息,想知道自己的信息究竟被发掘到什么程度。他在网上搜索自己的信用文件,查询在亚马逊网的交易记录,翻出自己的信用卡和电话账单,做了一个DNA分析,保留了所有电话、电邮和网站访问的记录。当他把这些信息全部汇总起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已经赤裸裸地曝光于天下,就连他曾行过割礼也能被查到。
美国《大众科学》杂志的女记者凯瑟琳?普莱斯效仿霍兹曼,做了一次隐身实验。不同的是,霍兹曼是尽力挖掘自己的信息,而普莱斯是尽量掩饰自己的信息,同时保持正常生活。
普莱斯请来了电子隐私信息中心的隐私和法律专家霍夫南格尔做隐形指导,霍夫南格尔给出了如下建议:所有商品用现金支付;不要用手机、座机,不发电子邮件,上网冲浪用匿名服务;远离政府和机场这类探头多的建筑,戴帽子和墨镜,开车不去自动收费口;不买机票,不租汽车,不结婚,不生孩子,不买地产,不用超市购物卡甚至不买药……
通讯:匿名电话费周折
在取够了7天用的现金后,普莱斯正式开始了隐身实验。
她的第一步是买一部匿名手机,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因为她原来的手机商保留了她每一个接听和打出的电话记录。此外,实名手机还会泄露普莱斯的所在地。1999年联邦通信委员会要求美国所有手机都使用定位技术,这样即使手机关机仍可通过定位找到机主。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是反恐的需要,它还使广告商得以在潜在顾客经过某家商店时利用GPS发送短信优惠券来引诱他们进店购买商品。同时,手机信号还可以用来实时查看机主在电子地图上的确切位置。
戴好棒球帽和墨镜出门,普莱斯来到了一家AT&T商店。注意到天花板上那几个黑色的半球形监控探头后,她机敏地把头压低。尽管普莱斯一再申明不想让自己的信息曝光,但是营业员在付款时还是坚持索要她的个人信息。结果,普莱斯只好去了另一家手机店。
在那里,一个年轻的职员按照普莱斯的要求,把普莱斯化名为迈克?史密斯。尽管普莱斯的新手机算是匿名了,但她还得小心使用:伪装每个打出的电话,尽量少接来电,因为所有进出记录都会让别人发现这并非是“迈克?史密斯”在使用手机。她选择使用预付费卡,更改手机时看不到任何来电显示。
再说说匿名通话吧。当普莱斯打电话给她的电话服务商,表示不想公开自己的CPNI(用户专有网络信息)时,一个声音马上宣布,这通电话是被监控和录音的,于是普莱斯只好要求在未录音的线路上通话。结果接线员表示,所有的线路都是自动录音的。如果不想被录音,就必须等待接线员有时间回拨给你,代价就是必须白白等待至少一小时的时间。
互联网:隐形难比登天
如果你觉得匿名电话困难的话,那么要隐藏在互联网上的活动简直就比登天还难。
任何时候只要你登陆互联网,你的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就会知道你在线,它还会跟踪你的其他行为。2005年欧洲议会通过立法,要求手机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保存半年至两年的电话和在线活动记录。2006年美国司法部长和FBI局长私会美国主要的ISP,要求他们也要保留两年的数据。
当你发送一封未经加密的电子邮件,它就可能会被中途拦截,存在某台服务器上,即使你删除了邮件都没用。此外,你浏览的每个网站都会保留访问,在每个页面上逗留了多久、滚动翻页和鼠标点击的习惯均被一网打尽。
于是,普莱斯决定使用匿名网络服务。她注册了Anonymizer匿名网络服务,这是一个老牌的提供匿名访问服务的网站,允许使用者匿名访问其他网站。相当于在电脑和访问的网站之间扮演了代理人的角色。尽管天不知地不知,但Anonyinizer当然知道,尽管这家公司宣称不会保留用户的访问信息,但还是不让人放心。
如果不放心Anonymizer的话,还可以使用最知名的Tor代理软件。不过按照霍兹曼的说法,如果你真想要做到完全匿名,最好的办法就是别使用自己的电脑,买一台新电脑,并且从来不上网。由于普莱斯没有新电脑,但必须用电脑工作,她决定蹭一下邻居家的网络,或者使用公共场所的Wi-Fi热点上网。
一旦登陆上网,接踵而来的是其他挑战,比如cookie,这是一种小容量的文本文件,是被访问的网站留在你电脑里的记号。当你再次访问的时候,网站就会记得你。所以,如果你想匿名上网的话,必须关掉cookie。
生活:处处泄露踪迹
连续的几个隐身实验搞得普莱斯精疲力竭,于是她决定上一堂瑜伽课来放松一下。为了不在运动时留下痕迹,她潦草地签了个谁也看不懂的名字,并用现金付款上课。就在她以为计谋得逞时,下课后,老师拿着一张纸说:“19号学生能否出来一下,他们认不出你的签名。”
要在交通方面遁形就更加麻烦,因为这就意味着普莱斯不能开车经过任何收费站,因为那里布满了探头。如果选择用自动付费系统,那等于有一个预付费账号,你又留下了自己的个人信息。
还有一种东西叫EDR(事故记录器),也就是汽车的黑盒子,这个安装在车里的小东西能监控车主的车速、刹车和安全带的使用记录。如今EDR的应用很广泛,如果驾驶者注册了通用公司的OnStar汽车安全信息紧急救助服务的话,当他撞车了,系统会通知OnStar派人前来救助。
从2009年起,OnStar将能够遥控关闭汽车加速器。此外,On-Star还将安装双向麦克风,那头可以远程打开麦克风同你通话,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偷听了。
最终,为期一周的隐形实验搞得普莱斯几乎走投无路,因为她惊讶地发现,在现代社会,想要活得不被人找到就意味着完全不能正常生活。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今天,现代人的信息已经完全没有了保障。围绕隐私的讨论似乎让公众感到自己身处“间谍”社会,时时会被他人偷窥,社会学家称其为新技术对道德伦理的一次冲击。科技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观念的发展,也许以后人们会放弃隐私就像从前人们放弃禁止女人暴露手、脸以外的部位,到那时,科技又将带给我们什么呢?

This account has disabled anonymous posting.
If you don't have an account you can create one now.
HTML doesn't work in the subject.
More info about formatting

Profile

blurryyou: (Default)
blurryyou

May 2011

S M T W T F S
1234567
891011121314
15 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    

Most Popular Tags

Style Credit

Expand Cut Tags

No cut tags
Page generated Jul. 10th, 2025 07:51 am
Powered by Dreamwidth Studios